通道生姜的基本介紹
通道侗族自治縣是全國生姜的生產區(qū)之一。通道生姜以塊大、纖維少、脆嫩和辛辣適度的特點暢銷省內外,是制作糖姜、五味姜、姜汁飲料以及藥用的上等原料。侗鄉(xiāng)群眾用它制成的剁辣子姜,成為宴席上一道極受歡迎的開胃菜。
做剁子姜很有講究,選用的辣子必須用立秋前的新鮮紅朝大辣。立秋后籽多、皮厚的菜辣子是不能用的。因它在腌制過程中會滲出很多水,容易變酸起白。生姜則必須選用上市不久的鮮嫩仔黃姜。老姜纖維較多,影響口感。買了或摘來辣子后,洗凈風干,去些水分,然后在盆里剁碎。辣子剁碎后放入適量粗鹽攪勻,生姜洗凈去皮,切成塊,放適量鹽晾一到兩天。然后選用上等不透風的壇子,把剁碎的辣子和生姜放入攪拌,加入少量白酒,用薄膜封好壇口,蓋上蓋子,剁辣子姜就大功告成了,一般個把星期后就可以開壇食用。
2012年以來,艾教授在對該縣甘溪鄉(xiāng)開展生姜高產高效及抗病蟲試驗成功的基礎上,今年積極幫助該鄉(xiāng)廣大姜農找準規(guī)模化種植生姜的主攻方向:即廣泛實施生姜科學遮陽、科學地膜覆蓋、科學種植方式、科學種植密度和科學防治病蟲害,以及科學追肥管理等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后,不僅讓生姜的品質得到提升,而且使生姜的產量大幅度提高,據(jù)統(tǒng)計,按照以前傳統(tǒng)的種植模式,甘溪鄉(xiāng)每畝生姜產量僅2000多公斤,全鄉(xiāng)3000多畝也只有6000多噸,而今年實施高效科學種植技術,一畝生姜達到4000多公斤,全鄉(xiāng)年產生姜提高到8200多噸,年產值2000多萬元,姜農年生姜收入比往年增加近1倍,促進了農村經(jīng)濟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