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南咸菜的基本介紹
建南交通不便,素有“夾皮溝”之稱,很早以前,吃不完的青菜、瓜兒菜在土里大片大片地爛掉,后來聰明的土家婦女將菜收回,涼曬到七八成干,用建南的鹵水淹制后,食用香氣撲鼻,開胃健脾,至今已制作已上千年歷史,喜歡的人越來越多,由產(chǎn)于建南,且由建南鹵水制成,故稱之為“建南咸菜”。
營養(yǎng)價值
咸菜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發(fā)酵食品。它一般以蔬菜為原材料,而蔬菜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和膳食纖維,清腸能力顯著,一旦做成咸菜,增加了乳酸菌,清腸效果就會更加明顯。而且,咸菜腌的時間越長,乳酸菌就越多。
產(chǎn)品特點
建南咸菜是純粹的麻辣口味,色、香、味俱全,具有回味悠長、口留余香的特點。
歷史民俗
相傳建南在明朝土司時,覃土司的小女覃幺妹成為皇妃,很受皇帝寵幸,但入京城不到半年,卻得了吃不下睡不著的怪病,皇帝看愛妃水土不服,便遣人送回,覃幺妹回到老家,吃了咸菜,胃口大開,結(jié)果不到半年,病已痊愈。故有“三天不吃咸菜,爬坡上坎無力”之說。
建南咸菜的制作方法
制作建南咸菜的原材料主要是俗稱“瓢兒菜”或“疙瘩菜”的大青菜。首先將采摘的新鮮青菜掛晾幾日,待其莖葉蔫軟后用清水洗凈,再掛晾三至五日后 (莖葉不能變黃)就開始加工。在竹簸箕里將晾好的青菜從中間切開,將鹽、辣椒、花椒、生姜、橘皮、大蒜末及五香等作料均勻、適量地撒布在青菜上,適當(dāng)裹扎后放入壇中壓緊,每壓一層需再撒布少許作料,然后封壇,大約一月后就可食用。并且儲放時間越長,味道就越香。
品嘗吃法
建南咸菜可生吃,可炒,可燜,可熬湯,各具特色。一碗粥,一碟建南咸菜,臨窗細啜,閑看云卷云舒,細品世間百態(tài),此乃人生之大境界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