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舍小酥糖的基本介紹
徐舍小酥糖是江蘇宜興漢族名點,用精細白糖、剝殼芝麻、特制飴漿、上等面粉等原料,經過焙炒,打屑,扳酥等十多道工序,精工配制而成。經過這么多工序制作出的小酥糖,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,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鈣,磷,維生素C,維生素A等微量元素,是理想的保健食品。具有香、甜、酥和爽口等特色,因此歷來受人稱道,尤為老年人所喜愛。
產品特點
香甜酥脆又爽口,食后余味不盡。
歷史民俗
據傳,清朝同治六年,宜興徐舍鎮(zhèn)豫和泰南貨店生產的小酥糖,名氣傳到了皇宮,載淳皇帝曾派專吏太監(jiān)到宜興采辦徐舍小酥糖,列為"貢點",從此,徐舍小酥糖蜚聲全國,生意日盛。解放前,上海永安公司等商號曾設立專柜銷售。
歷史上以徐舍生產的小酥糖為最佳,包裝考究,1986年便已成為全國土特產名優(yōu)產品。
制作方法
小酥糖一般是在初春和深秋時節(jié)生產。它的制作工序比較復雜,共有十幾道。制作時,工廠車間的門窗緊閉,因為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芝麻,容易被風吹散。先把芝麻炒熟,與面粉攪混,鋪在平整的木板桌上,再把少量麥芽糖撒在上面,然后反復搟、捏、揉,并切成許多小塊,最后在上面包上一層糯米紙,兩小塊一包,用包裝紙包起來,裝入包裝盒里。
徐舍小酥糖的獲獎榮譽
1986年列入全國土特產名優(yōu)產品
2003年榮獲宜興市“江旭杯”優(yōu)秀旅游商品獎
2003年江蘇省名特產農產品(上海)交易會產品暢銷獎
2004年榮獲無錫市名優(yōu)產品
2007年榮獲宜興市“竹海杯”優(yōu)秀旅游商品銀獎、列入第一批宜興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
2009年榮獲無錫市名優(yōu)產品
2010年榮獲江蘇省名牌產品
